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-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-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-免费看a级肉片

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 首頁 > 專題 > 最新專題 > 政府網站普查 > 網站建設

一張網承載的使命 ——寫在浙江政務服務網上線兩周年之際

中國·海南 fygsj.cn 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 2016-07-25 15:07     來源:浙江日報   字體[ ]

  在今年全國人代會上,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迎來新的發(fā)展機遇,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引領中國電子政務乃至政府治理轉型的發(fā)展方向。

  其實,早在2014年6月,浙江政務服務網就上線了,到今年6月25日,這張網就滿兩周歲。

  歷經兩年的持續(xù)運營和不斷迭代,浙江政務服務網已經成為我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抓手。今年,這張網在全國率先向村一級延伸,基層百姓、企業(yè)辦事只需上“一張網”,進“一個門”。

  探尋這張網如何織就,脫不開這四個關鍵詞:融合、服務、開放、法治。

  融合——化學反應

  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聚焦的是政府治理現代化,體現的是互聯網對傳統(tǒng)政務活動的拓展和延伸。

  這是省委、省政府深思熟慮后的決策。省委書記夏寶龍強調:“建設‘四張清單一張網’,是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一個切入口。要建立健全動態(tài)調整機制,用這根杠桿撬動政府自身改革。”

  梳理這張網的“前世今生”,不難發(fā)現,建設“一張網”的動因是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,而背后的考量,則是通過深化改革激發(fā)市場活力,再創(chuàng)浙江體制機制新優(yōu)勢。省長李強主抓這項改革,在每一個關鍵節(jié)點上親自謀劃、靠前部署。他希望以此為切入點和突破口,縱向撬動政府自身改革,橫向撬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,“用政府權力的‘減法’換取市場與民間活力的‘加法’”,將浙江打造成為審批事項最少、辦事效率最高、投資環(huán)境最優(yōu)的省份。

  經過近兩年的運營完善,浙江政務服務網已形成功能清晰的“2+4”板塊。“2”即個人辦事、法人辦事兩個主體板塊,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口徑匯聚和菜單式管理,并按主題與部門分別歸類。以“個人辦事”板塊為例,只要登錄網站,動動鼠標,就能辦理戶籍、教育、就業(yè)、住房等個人業(yè)務。

  “4”即行政審批、便民服務、陽光政務、數據開放四個專項板塊,從政府治理的不同維度展現內容。以行政審批這一板塊為例,它體現網上行權的功能。除提供40余萬項辦事服務項目的服務指南,還有1萬余名工作人員在規(guī)定時限內答復公眾疑問。

  這些板塊通過“互聯網+公共管理”“互聯網+公共服務”“互聯網+公共政策”等環(huán)節(jié),實現了權力事項集中進駐、網上服務集中提供、政務信息集中公開、數據資源集中共享“四個集中”,在網上初步形成了公平、高效、透明的政務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

  從中不難看出,這張網的設計者對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有著深刻洞見:“互聯網+”中的加號,絕非算術層面的相加,而是有著乘數甚或指數效應的疊加,所起的也不是堆積性的物理反應,而是基于融合與創(chuàng)新的化學反應。

  專家認為,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蘊涵了“互聯網+”融合思維:“互聯網+”是一種信息能源,在政務系統(tǒng)、社會系統(tǒng)和產業(yè)系統(tǒng)中時時刻刻流動。浙江政務服務網的建設思路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。

  服務——用戶至上

  浙江政務服務網開通的第二天,網站的設計者給網民發(fā)了第一封公開信,其中有兩句話:“眼下的我們,其實也有幾分不安。因為在互聯網上,我們還是小學生,深知自己有許多不足,而廣大網民是最好的老師?!?/p>

  時隔兩年,這句話并未過時?!拔覀儗@張網服務功能的欠缺、用戶體驗的短板誠惶誠恐,也深感優(yōu)化升級的迫切性?!本W站設計者如是說。這種緊迫感源自他們對新形勢的認知:當下,互聯網環(huán)境日益開放,公眾需求和對政府的期待給政務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  浙江政務服務網的主旨是:“服務零距離,辦事一站通”。辦網之初,需求導向就是第一位的?!拔覀儾荒茉诰W上辦一個朝南坐的‘衙門’,必須眼睛向下,努力對接企業(yè)、公眾的現實需要,讓‘民本’兩個大字滲透辦網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?!笔≌k公廳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  網站設計者深入分析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的服務對象、群體特征、個性化需求等方面的特點,發(fā)掘其與傳統(tǒng)政務的本質區(qū)別,找到自身的內在屬性、衍生規(guī)律和主要特征。

  在前端,著力打造建設集約、服務集聚的“政務超市”。在全國首倡并推進省市縣一體化的政務服務平臺建設,努力實現群眾、企業(yè)辦事上“一張網”,進“一個門”;在后臺,致力于形成數據集中、管理集成的“智慧政府”。

  用戶至上的理念還體現在“售后服務”上。浙江政務服務網被稱為“政務淘寶網”,是省市縣所有政府部門大匯聚的服務門戶,各級行政機關好比在淘寶網開店,誰的服務好、效率高,就容易比較。在風格上也汲取了淘寶精髓——政府辦不好事可給差評。

  不僅如此,浙江政務服務網還極力“開門辦網”,將功能的觸角往外延伸,全面進駐支付寶、微信等互聯網平臺,10多項便民服務出現在兩大平臺的“城市服務”功能里。

  開放——打破孤島

  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需要具有更加開闊的視野、更加開明的胸襟、更加開放的行動,不能缺少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區(qū)域的數據開放和共享,離開這些,所謂的政府大數據資源就是空談。

  去年9月,浙江政務服務網“數據開放”專題網站正式上線,原本藏在政府機關抽屜里的數據,通過互聯網開放,供訪問、下載。這些數據包括身份戶籍、社保、婚育、納稅等與浙江百姓生老病死、衣食住行攸關的基礎信息,企業(yè)、組織機構的登記、資質、信用信息及政府部門在行政執(zhí)法、社會管理中積累的信息。

  其實早在浙江政務服務網籌備開始,直到現在,這些數據逐步從我省各級政府部門的機房出發(fā),通過一條層層加密設防的管道專線,被轉移到“云平臺”。這場數據大遷徙,背后實際是一場打破部門數據壁壘、實現政府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革命。

  通過數據開放和信息共享,部門業(yè)務數據、web數據等多類型、多層次、多維度的數據資源得以整合匯聚,單一信息資源轉變?yōu)閺秃闲畔①Y源。由此帶來的改變是,政府服務的水平大為提升:從提供碎片化服務向集中式服務轉變,從提供通用信息服務向個性化定制服務轉變。

  較為典型的是教育領域大數據的應用。去年11月和今年4月,浙江59萬高中學子在經歷學考、選考之后,都拿到了一份個性化定制的成績診斷報告——精確到每種大題型。成績單的另一部分是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根據大數據開出的成績“診斷”信息。

  浙江對數據開放的力度很大。根據省委、省政府的統(tǒng)一部署,省級部門帶頭,一律不再保留原先的網上辦事窗口,切實打造全省政務服務“單一入口”,消除“信息孤島”“信息煙囪”等弊端,讓老百姓像淘寶網購那樣,享有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。

  法治——透明規(guī)范

  “互聯網+”背景下,政務服務將全面觸網,各種審批程序從線下搬到線上,不同政務部門的業(yè)務協同全面開展,數據共享交換碰撞成為常態(tài),部門信息、個人隱私乃至一些敏感信息對安全的要求更高,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需要安全保駕護航。

  迄今為止,我國沒有針對數據開放的專門法律。近兩年,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出臺《浙江政務服務網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》和《浙江省電子政務云計算平臺管理辦法》。它們以內部管理辦法形式,規(guī)定政務服務網信息資源共享應當遵循“義務提供、無償共享”原則。

  互聯網時代,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,對行使知情權、參與權、監(jiān)督權的訴求與日俱增,對增強政府執(zhí)行力和公信力有了更多期待?!耙粡埦W”的設計就包含了這種思路。

  去年6月,浙江政務服務網向全省人民推出“簡政建言”征集活動,以交通治堵、簡政放權等主題,相繼推出網上調查、意見征詢等活動,推進改革從“給群眾端菜”向“讓群眾點菜”轉變。

  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《浙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(guī)定》,明確要求“決策最終決定,除依法不公開的外,應當通過政務服務網以及其他途徑公布,便于公眾知曉和查詢”。

  “各級政務部門必須樹立法治思維,既要切實保障公眾在參與社會管理、享受公共服務過程中的合法利益,又要‘法無授權不可為、法定職責必須為’?!笔≌k公廳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