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-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-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-免费看a级肉片

東坡居瓊致信侄孫蘇元老
2023-03-18 09:11 來源: 海南日報 【字體:   打印

東坡居瓊致信侄孫蘇元老
拳拳規(guī)勸 言之諄諄

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筆下的東坡形象。資料圖


清代刻本蘇東坡《海外集》書影。 資料圖

■ 阮忠

書信傳情,自古就有許多美好的傳說,不僅有人們熟知的“鴻雁傳書”,而且還有漢樂府里的“魚傳尺素”。詩道:“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長跪讀素書,書中竟何如。上言加餐食,下言長相憶?!眲尤嗽娋淅锏摹磅庺~”并非真的鯉魚,而是鯉魚形的信夾或信托,用木板制成,功能和現(xiàn)在的信封相似。許多文人都有書信以通問候、信息,報告情況或表達思念,尤其是家書。唐代詩人杜甫《春望》說的“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”,是人們言及家書最膾炙人口的詩句,稍晚于他的詩人張籍《秋思》詩說:“洛陽城里見秋風, 欲作家書意萬重?!币蚯锲鹋d,思家思親,情濃而難下筆;李商隱則在《無題》詩里寫道:“夢為遠別啼難喚,書被催成墨未濃?!鼻闈舛乃既缛?,這讓人感慨不已。北宋文學家蘇軾謫居海南期間寫給侄孫蘇元老的書信,則蘊含長輩的溫情關愛和為人處世的道理。

四封書信說海南

蘇東坡一生寫了大量書信,他謫居海南儋州,擔心自己連累親人、朋友,減少了與外界的聯(lián)系,書信漸少,但終究還有一些書信,其中有在海南寫給侄孫或稱族孫蘇元老的《與侄孫元老書》四封,其一尤其值得一讀,全信如下:

侄孫元老秀才。久不聞問,不識即日體中佳否?蜀中骨肉,想不住得安訊。老人住海外如昨,但近來多病瘦瘁,不復如往日,不知余年復得相見否?循、惠不得書久矣。旅況牢落,不言可知。又海南連歲不熟,飲食百物艱難,及泉、廣海舶絕不至,藥物鲊醬等皆無,厄窮至此,委命而已。老人與過子相對,如兩苦行僧爾。然胸中亦超然自得,不改其度,知之,免憂。所要志文,但數(shù)年不死便作,不食言也。侄孫既是東坡骨肉,人所覷看。住京,凡百加關防,切祝!切祝!今有一書與許下諸子,又恐陳浩秀才不過許,只令送與侄孫,切速為求便寄達。余惟萬萬自重。不一一。

蘇元老(1078年—1124年),字在廷(一作“子廷”),東坡62歲貶海南時,他才21歲。元老年幼喪父,勤奮讀書,對《春秋》有精深的研究,文章寫得很好,深得東坡和他弟弟蘇轍喜歡。蘇門弟子黃庭堅曾見到蘇元老,不禁贊嘆:“此蘇氏之秀也。”元老中進士后,調廣都簿,做過漢州教授、西京國子博士、彭州通判、國子博士等,官至太常少卿。他溫和卻心性剛直,與權臣梁師臣不合,又因他是東坡的族孫,當北宋末年元祐之爭又遭清算的時候,有人說他的學術效法東坡兄弟,將他貶為提點明道宮。元老自嘆道:“昔顏子附驥尾而名顯,吾今以家世坐累,榮矣?!辈痪貌∈?,享年47歲。元老因家世坐累,也因家世名顯,《宋史》有“蘇元老傳”,附在蘇轍傳之后,名垂史冊。

蘇元老在宋徽宗崇寧五年(1106年)中進士,東坡在信中稱他為“秀才”,這信當是元老中進士以前寫的。信中說:“侄孫既是東坡骨肉,人所覷看。住京,凡百加關防?!薄白【?,說明那時元老在汴京開封;而“東坡骨肉”說,既有東坡對元老的深切關愛,又隱含了因為他的關系元老受到牽累的可能性很大,叮囑他“百加關防”,殊不知這不是元老防得了的。

在儋州盡和陶詩

東坡在信中問候親人、掛念身處循州的弟弟和惠州的兒孫,訴說自己居儋近來的身體不如從前,“多病瘦瘁”。他本在惠州有安逸的晚年生活,不意再貶儋州。那時,東坡的心情不好,想到前途未卜,故在惠州就打算到海南先做棺再做墓,死后就葬在海南。到海南后,他從瓊山去儋州,途經(jīng)儋耳山,在《行瓊儋間》詩里寫道:“登高望中原,但見積水空。此生當安歸?四顧真途窮?!鄙砭铀闹芏际且煌麩o際海水的海南島,想重回內(nèi)地,道路何在。后來,東坡從莊子萬物齊同的理念中,悟出大陸四周也是海,與海南無異,心情才得以放松。

他告訴元老,在海南遭遇糧食連年歉收,以致“飲食百物艱難”,依仗泉州、廣州的船舶運輸,船舶的物資不至,就會既無食物,也無藥品。這種情形他在給程儒秀才的信中說得更具體:“食無肉,病無藥,居無室,出無友,冬無炭,夏無寒泉,然亦未易悉數(shù),大率皆無耳。惟有一幸,無甚瘴也?!毙胖械摹鞍藷o”,除了瘴氣不像當初所想,其他“七無”都說的是當下的生活條件,“未易悉數(shù),大率皆無”,沒有黃州的豬肉,惠州的羊脊骨?!岸蚋F至此”,所以他說自己和陪侍的蘇過在儋州過著苦行僧的生活。有時沒有吃的,則學“龜息”靜養(yǎng)。無可奈何之際,他內(nèi)心委之于命,隨緣而無抱怨。這既有莊子精神,又讓人想起陶淵明。東坡在黃州自認陶淵明是他的前身,在儋州盡和陶詩,陶淵明委心去留,樂夫天命,這時的東坡也是如此。

和當?shù)匕傩障嗳跒橐?/span>

東坡的不凡而偉大,在于他信中隨之說出的“胸中亦超然自得,不改其度”。這是人生難得的境界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。不如意時能超然自得者甚少,何況東坡曾被宋仁宗認為有宰相之才呢?東坡一生三貶:黃州、惠州、儋州。他遭“烏臺詩案”貶黃州時,因在城東的東坡躬耕,自號東坡居士,以一蓑煙雨笑對人生,與客共享江上清風、山間明月;在惠州、儋州亦然,所以他在儋州能和當?shù)匕傩障嗳跒橐?,載酒同樂,北歸離別時還說出“我本海南民,寄身西蜀州”(《別海南黎民表》)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茲游奇絕冠平生(《六月二十日夜渡?!罚边@樣的話來,化艱難為快樂,也應了他曾說的“此心安處是吾鄉(xiāng)”。

東坡給元老講述自己的海南生活和處境,蘊含了長輩的溫情關愛和為人處世的道理。對每一個人來說,艱難都是可以漠視的,像東坡,沉靜下來讀書寫作,在海南完成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著作“海南三書”或稱“經(jīng)學三書”。東坡對元老的關愛,還體現(xiàn)在他寫給元老的另三封信中,他在其二中問元老近來所學如何?料其不免趨時,而勸其讀史“務令文字華實相副,期于適用”,告誡他不要中了進士,就讓所學成為棄物,這也是他一生務實的寫照。東坡在信中提到元老所要的“志文”是十九郎墓表,若數(shù)年不死終當作爾;又慮及余年不知能否與元老重逢,透出殷殷的思念。然東坡65歲遇赦北歸,沒想到僅一年就病逝于常州,不知他所慮的這兩件事是否得以實現(xiàn)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