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傳承人群不斷擴大
千年繁花更勝
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中心學校學生在練習黎錦織錦技藝。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
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惠
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驗者、實踐者、延續(xù)者,非遺的保護傳承關鍵在人。
日前,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從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《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》轉入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。“轉名錄”,意味著該非遺項目經過保護、發(fā)展而壯大,存續(xù)力不斷增強,不再瀕臨滅絕,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傳承人不斷增多,掌握這項技能的人群不斷擴大。
這些掌握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的人主要分布在哪?他們的技藝有何特點?我們?yōu)樗麄兠枥L一幅“畫像”,分析這項古老技藝背后的民眾基礎,看黎錦技藝如何從“獨樂樂”變?yōu)椤氨姌窐贰薄?/p>
哈、潤、杞、賽、美孚
五花綻放黎錦斑斕
海南黎族因其分布區(qū)域、語言等方面的差異,分為哈、潤、杞、賽和美孚五大方言區(qū)。黎族五大方言區(qū)的傳統(tǒng)服飾,在歷史上曾是區(qū)分不同血緣集團和部落群體的重要標志,與黎族的族源、信仰、婚姻、家庭等因素密切相關。黎錦圖案除了具有某些共性外,各方言區(qū)的服飾圖案、紋樣有很大的差異。
哈方言在黎族五種方言中人口最多,主要分布在樂東、陵水、昌江、白沙四個黎族自治縣以及三亞、東方兩市;杞方言人口僅次于哈方言,主要分布在保亭、瓊中及五指山市里;潤方言主要居住在白沙東部以及鸚哥嶺以北的地區(qū);美孚方言主要分布在昌江、東方等昌化江下游兩岸地區(qū);賽方言人口較少,主要分布在保亭、陵水和三亞交界的地區(qū)。
一樹開五花,五花各不同。東方市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市級傳承人符擁妹來自美孚方言區(qū),從小跟著母親學美孚方言支系的黎錦,她講述,這個支系最善于利用黑與白的搭配,加上這一支系特有的絣染技術,因此,美孚黎錦雖艷麗不足,卻是質樸有余,黑白之間,耐人尋味。
如果說美孚方言的黎錦像一幅中國的水墨畫,而潤方言的黎錦則是多彩繽紛的油畫。潤方言的黎族婦女經常將紅、黃、藍、黑、白五種主要顏色全部穿在身上,這在其他方言支系中似乎并不多見。專家學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潤方言支系的雙面繡技藝也是用色多元,以白布為底,用紅、黃、藍、黑等色線,在其上施以平針繡成。
除了以黑色、白色作為底色,黎錦中亦不乏以藍色為基底的作品。例如,歷史上產自三亞、樂東一帶的哈支系“崖州被”,便是在深藍布料上繡以龍鳳、花鳥或幾何圖案,其當年的市場價值相當可觀。
進入五指山地區(qū),身穿艷麗紅色筒裙的黎族女孩,總能讓人眼前一亮。紅色是杞方言支系最崇尚的顏色,因此,其織錦圖案多為通體的紅色紋飾。
居住在保亭、陵水和三亞交界處的賽方言支系,其黎錦艷麗的程度與杞方言不相上下。而且賽支系的女子似乎格外愛美,為了制造黎錦在陽光下亮閃閃的效果,不知道何時起,她們在筒裙的下方繡上了云母片,讓黎錦顯得更加耀眼奪目。
不同方言支系的演繹,讓黎錦更加五彩斑斕,花樣繁多的黎錦,每一根經緯線下不僅有民族的審美傾向,還有文化的積淀和生命力。
黎錦技藝傳承人胡春芳在織錦。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
從傳承人到群眾
每個人都是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主體
海南的黎族人口約154萬人,占全省總人口6.5%,主要分布在三亞、五指山、東方、昌江、樂東、白沙、保亭、陵水、瓊中等少數(shù)民族聚居地。這9個市縣都把黎錦作為民族地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的路徑之一。目前,海南省9個市縣的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共有470余位。
首先,從性別分布來看,女性傳承人的數(shù)量遠超男性。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作為傳統(tǒng)手工藝,在黎族女性群體中的深厚基礎,也反映了黎族文化中女性對于黎錦技藝的高度重視和傳承。但是近年來,“織男”也在陸續(xù)出現(xiàn),不少男性也加入學習這一傳統(tǒng)技藝的隊伍,在五指山、瓊中、白沙、陵水等地區(qū),都有男性傳承人。
其次,從級別分布來看,在470余位傳承人中,國家級有3位,省級有25位,雖然占比不算大,但他們在技藝傳承和文化傳播中發(fā)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他們通過非遺工坊、傳習所,非遺進校園、合作社等形式,向更多人傳播黎錦文化、教授黎錦技藝,使得黎錦技藝在民間生根發(fā)芽,代代相傳。
從地域分布來看,一些地區(qū)由于歷史原因、文化傳統(tǒng),擁有較多的傳承人和較高的技藝水平,比如東方、五指山、白沙、保亭、昌江等。這些地區(qū)正在通過各種措施,如開展技藝培訓、設立文化傳承項目等,促進當?shù)乩桢\技藝的發(fā)展。
非遺的傳承主體,除了傳承人還有傳承群體。有的人雖然沒有拿到傳承人的認證,但他們也確實掌握著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、技藝、技術,這樣的群體也是保護傳承非遺的重要力量。
據統(tǒng)計,全省范圍內有近2萬名掌握黎錦技藝而未被評定為傳承人的居民。他們的存在,意味著非遺技藝的傳承不僅僅局限于有級別認定的傳承人,每一個熱愛并致力于學習這項技藝的人,都是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主體。
從村寨到校園
超2萬名學生初步掌握黎錦技藝
一群身穿校服的孩子席地而坐,雙腳伸直,在腿上放置專門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小型腰織機,一幅幅精美的黎錦在他們的小手中織就。古老手藝如今在校園里有了新活力。
學生是傳承人中一個特殊的群體,他們沒有傳承人等級的認證,但他們對黎錦傳承的熱情絲毫不遜色于正式傳承人。
“最開始擔心孩子們坐不住,因為織錦一坐就是個把小時。但開課之后,孩子們的表現(xiàn)令我意想不到?!蔽逯干绞屑t星學校副校長王紅霞說,她至今都記得,有一個黎錦班,班上18名男生的織錦技藝甚至超過了女生。
早在2006年,我省就開始在各地陸續(xù)推進“非遺進校園”活動,9個市縣定期組織黎錦進校園培訓活動。18年來,活動次數(shù)和參與人數(shù)均逐年上升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全省已有2萬多名學生通過“非遺進校園”,初步掌握了黎錦技藝。
在傳承人的畫像里,不同的面孔懷揣著“擇一事,終一生”的初心,不同年齡、不同性別的人群葆有“終一生,愛一事”的耐心,我們看到了黎族傳統(tǒng)紡染織繡技藝的薪火相傳、推陳出新,更看到了當代和未來的民族根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