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明上河圖》中的冷飲攤鋪。 資料圖
周鐵鈞
又是一年大暑到,樹上鳴蟬愈發(fā)噪。
明代醫(yī)學家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說:“伏炎,赤陽下迫、地濕上蒸,冷飲生津,祛暑疰?!笨磥砉湃艘蔡岢⑾募竟?jié)多喝冷飲,消暑降溫,祛病保健。但古時沒有冰箱、冷柜等,酷暑季節(jié)何來的冰食冷飲呢?
《詩經·七月》寫道:“二之日鑿冰沖沖,三之日納于凌陰?!币馑际钦f,每年二三月從河里鑿來冰塊,儲藏在山陰處的地窖里??梢姡湃耸菄蓝瑫r窖儲冰塊,到盛夏季節(jié)取出制作冷飲,消解暑熱。
西周時期,宮廷已設有專門管理儲冰機構的“冰政”,負責者稱“凌人”。《周禮·天官》記載:“凌人掌冰政,正歲,十有二月,令斬冰,三其凌?!碑敃r窖藏的冰塊須是用量的三倍以上,因其中三分之二會溶耗。
明代劉侗在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記述了朝廷采冰的情景:進入初冬,皇宮就派人將河中的雜物打撈干凈,待結成堅冰,要先放水“涮河”,洗凈冰層上的泥土,用冰镩鑿出盈尺見方的冰塊,運至冰窖儲藏。
炎熱時有了冰窖,就有了巨大的冷藏箱,夏日的宮廷御膳、官宦聚宴上,冰食冷飲花樣繁多。宋代,有一種稱“酥山”的冰點,將奶油、蜜糖冷凍,在盤中壘成山峰狀,嵌上花瓣、果條等裝飾,入冰窖冷藏。食用時端出,甜糯滑膩,入口冰爽、暑氣頓消。南宋詩人楊萬里賦詩《詠酥》贊曰:“似膩還成爽,才凝又欲飄。玉來盤底碎,雪到口邊消?!?/p>
還有一種稱“冰酪”的冷飲,用果汁、牛奶、香料加冰塊混合調制,是王公貴族最為流行的消暑飲品。將糯米粉拌紅糖、蜂蜜揉團炸熟,浸入“冰酪”涼透,稱“冰雪冷元子”,入口甜涼爽滑、筋道潤黏,是宮廷必備的消夏膳食。史書記載,六十八歲的宋孝宗趙昚,就疑似貪涼吃了過多的“冰雪冷元子”,導致嚴重腹疾,醫(yī)治無效,撒手人寰。
從宋元時期開始,民間出現了私人冰窖,夏日的冰塊也走進尋常百姓家,種類繁多的冰食冷飲統(tǒng)稱“飲子”,每到暑期,市面會有許多“飲子店”開張,不但售賣水果、鮮奶、茶糖類冰鎮(zhèn)飲品,還有既消夏祛暑、又清熱解毒的草藥冷飲。
五代時期的王仁裕在《玉堂閑話》中記載,長安城西市有一家叫“蕭乾霽”的飲子店,季臨盛夏,“蕭乾霽”以藿香、蒲公英、金銀花等草藥熬煮飲子:“冰鎮(zhèn)置冷,百文一缽,可消暑疾?!?/p>
元代熊夢祥在《析津志》里記錄:“大都(北京)繁華街市,白日賣瓷缽冰飲,夜晚售冰盞酸梅湯。暑熱中,酒坊在石槽內放冰塊,置壇鎮(zhèn)酒,飲者自篩。”不難想象,赤日炎炎中,斟下一碗碗清涼的冰酒,開懷豪飲,爽聲朗笑,盡顯元代滿蒙民族的張揚與豪放。
《燕京歲時記》也載述:“市有冰綠豆水、冰紅茶水、冰姜蜜水等10余種,尚有冰雪冷彈子、甘草冰雪糕?!笨梢娗宕⑾牡慕质猩希坏懈鞣N冷飲,還有高檔的冰球、冰糕等冰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