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命烽火中的“孫媽媽”:
“黨員聯(lián)絡(luò)站”里的感人故事
黃道娟
核心提示
在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風(fēng)雨飄搖的歲月里,崖州梅山革命老區(qū)有這樣一群偉大的女性,她們送子參軍、送夫支前,送醫(yī)、送藥,站崗放哨,救助傷員,充當(dāng)“聯(lián)絡(luò)員”,傳遞情報。在民族危亡的時刻,她們挺身而出,用女性堅強的雙肩,用母親博大的胸懷,生動詮釋了人民群眾擁黨支軍的革命情誼,唱響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革命贊歌。
在三亞崖州梅山革命史館,館內(nèi)珍藏著一張珍貴的照片,照片里是“梅東酸梅墩舊址”。梅東酸梅墩舊址就是梅東村孫五嬸的家,也是瓊崖縱隊革命戰(zhàn)士的“黨員聯(lián)絡(luò)站”。一張陳舊發(fā)黃的老照片,記錄并見證著孫五嬸的革命歷史故事。
孫五嬸的家坐落于嶺麓,十分幽靜,環(huán)境便于觀察,有利于地下組織活動。在那腥風(fēng)血雨的歲月里,一個普通的百姓將自己的宅子貢獻出來,用作共產(chǎn)黨員的活動場所,這意味著,將自己一家老小置于隨時犧牲的危險之地。然而孫五嬸并不懼怕,她用滿腔的熱情、堅定的信念,全力支持配合革命工作,把黨的工作當(dāng)成自己的家事,用大愛、真情呵護革命同志,用實際行動為革命工作者撐起了一把“庇護傘”。
時過境遷。如今孫五嬸的老宅已在歷史的塵埃中湮滅,不復(fù)存在,但是她的革命故事、英勇事跡,早已印記在梅山人民心中,載入梅山革命史館,代代相傳。
梅山人民對共產(chǎn)黨懷有深厚的感情,無私地支持抗日戰(zhàn)爭。自從共產(chǎn)黨到梅山開展革命活動,便得到當(dāng)?shù)厝罕姷臒崃覔碜o,有的群眾家里并不富裕,但主動捐錢、捐糧食、捐衣物。當(dāng)時有“梅山青抗會”和“梅山婦救會”等團體,團體里面的成員除了捐錢外,有的還將自己的嫁妝、首飾都捐獻出來,甚至有的老太太將保存幾十年的發(fā)簪、手鐲也捐獻了。孫五嬸正是這些擁軍群眾的典型代表。孫五嬸在黨的教育下,了解黨的宗旨、革命發(fā)展綱領(lǐng),目睹了黨的工作,對共產(chǎn)黨有了全新的認(rèn)識,對革命工作充滿了信心。她的思想覺悟不斷提高,便產(chǎn)生了為共產(chǎn)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。于是,她的家就成了“黨員聯(lián)絡(luò)站”。
能夠為共產(chǎn)黨工作,孫五嬸感到無比光榮,她把黨的工作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,把黨的工作人員視為自己的親生兒女,不管白天還是黑夜,不管環(huán)境多么惡劣,她每天都為接應(yīng)和保護同志而操勞,安排住宿、燒水送飯、探聽敵情、傳遞情報、保護同志安全、保守黨的秘密,樣樣盡心盡力。
敵人進村掃蕩,山上的同志缺糧食、缺鹽、缺醫(yī)。孫五嬸秘密聯(lián)系革命家屬孫仕桃、尹麥花等捐錢捐糧,并深入敵占區(qū)買鹽買藥,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敵人層層封鎖線,把糧藥送上山去,為同志們解難。村中反動地主孫某是日本漢奸,有一次向日軍報告說孫五嬸的家是“共產(chǎn)黨窩”。日軍與翻譯官沖到孫五嬸家里,抓住她一頓拳打腳踢,要她說出共產(chǎn)黨的秘密。孫五嬸靈機一動,裝瘋賣傻說著本土方言,含糊不清:“你要秘密是嗎?在這,在我的口袋里,不信,你看!”邊說邊從衣袋里掏出自己的土煙包給日軍看,弄得日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。這時,被村里人稱為“抽鼻”隊長的日軍小頭目見狀,頓時大怒,瞬間抽出亮閃閃的東洋劍,用劍直指著孫五嬸的腦門,惡狠狠地威脅道:“你如果不說出共產(chǎn)黨,我就當(dāng)場劈了你!”孫五嬸比手畫腳著說:“我確實不知道呀,就算是殺了我,我也說不出來,我只是一個老老實實種田的老農(nóng)婦,每天都在地里干活,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共產(chǎn)黨?!比哲娨娝┲埔路瑯幼右怖蠈嵄痉?,知道從她口中問不出什么有價值的情報,無可奈何,最后只得悻悻地走了。
不久,敵人再次進村掃蕩,根據(jù)漢奸的情報,他們一直懷疑孫五嬸的家是共產(chǎn)黨的窩,日軍揚言:寧可錯燒十間房,也不要放過一間屋!兇殘的敵軍一把大火,把孫五嬸的幾間房屋全都燒毀了。看著多年辛辛苦苦搭建起來的、唯一的棲身之地就這樣化為灰燼,孫五嬸沒有氣餒,也沒有退縮,有的是滿腔的悲憤與仇恨,這更加堅定了她同敵人斗爭的決心。
有一次,敵人包圍梅山,同志們得訊后立即上山躲避。在山上,一時半會是難以下山的,沒有吃的,也沒有穿的,怎么辦?孫五嬸把自家僅有的100多斤谷子碾成了米,裝在牛車上,牛車上蓋著一層糞,放上犁耙,假裝到地里干活。她巧妙地騙過敵人,通過敵人的封鎖線,把米送到了山上。這一車大米無疑是雪中送炭,十分珍貴,解決了同志們吃飯的問題。把米送走了,孫五嬸一家人吃糠咽菜,每天到野地尋找野菜充饑,她寧愿自己餓著,也要支援前線的同志。
有一回,兩位革命同志前腳剛進孫五嬸的家門,后腳敵人就把村子包圍了。跑步聲、叫喊聲四面響起,一聲高過一聲,叫喊著要活捉共產(chǎn)黨。三個敵人向她家奔來,眼看就要闖入家門了,情況十分危急,在這千鈞一發(fā)的時刻,為了引開敵人,她靈機一動,連忙抱起身邊一位群眾的孩子,裝作慌慌張張的樣子向山上走去。敵人看見了,急忙掉頭緊緊跟蹤她。敵人就這樣被引開了,同志們化險為夷。
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里,孫五嬸始終如一,忠心耿耿,忠于黨的革命事業(yè),保護了一批又一批同志,她先后接濟過部隊和地方政權(quán)的同志1000多人次。為打敗日軍,推翻國民黨反動統(tǒng)治貢獻了一切,是一位可親可敬的母親,人們親切地稱她為“孫媽媽”。
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“海南省人民政府”門戶網(wǎng)站
是否繼續(xù)?